“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9月22日上午,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堂,同时在苏州湾实验小学与松陵团结小学、芦墟高新小学五年级举行。三校五个班的学生们,借助远程视频互动教学平台,在“云上”同上一节课。课堂上,松陵团结小学、芦墟高新小学的学生们大胆发言,与苏州湾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齐声朗读,课堂气氛活跃。
记者了解到,这仅仅是全区“云上教育”同城帮扶的其中一个场景。今年9月,区教育局开启“1+4”“云上教育”同城帮扶试点工作,助力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公民办学校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其中,“1”即一个主讲端,设在公办学校;“4”即四个听课端,设在民办学校。
1堂课5个班级 多维发力
搭建教育“云帮扶”平台
吴江目前有20多所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教职工逾4.5万人,体量占据了吴江教育的1/4,他们在缓解来吴建设者子女“有书读”的难题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存在“体量大、层次多、不均衡、师资弱、待规范”等突出特点,在师资配比、教学技能、教育资源等方面与优质公办学校也存在一定差距。
“吴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结合民办教育的实际,根据各公办学校的师资能力的强弱,确定了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鲈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为龙头的11所学校作为主讲学校,全区共有11个公办班级带动44个民办班级进行帮扶,覆盖全区所有民办学校。”“云上教育”同城帮扶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全面覆盖、分步实施”的原则,利用线上教育中心平台,通过同步帮扶直播、在线帮扶教研、精准帮扶推送三种模式,由1个公办班级带4个民办班级授课,
目前,天和小学、鲈乡实小、梅堰实小、吴江实小太湖校区、苏州湾实小、盛泽实小、程开甲小学作为试点,已经分别与对应的帮扶学校,搭建教育“云帮扶”平台,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重点,启动“云上教育”同城帮扶。
双师教学 双向互动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请齐心小学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屏幕的另一端,齐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齐刷刷举起了手,而向他们提问的老师,是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太湖校区的老师。记者了解到,“云上教育”同城帮扶采用“双师教学”互动课堂模式,以公办学校教师为主讲教师,而民办学校教师为配班教师。
“‘云上教育’同城帮扶不仅能对吴江线上教育起到引领作用,也能让公民办学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启发教师思维。”该负责人介绍,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由主讲学校麟选优秀教师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和配班教师课前在线上进行“双师备课”,通过网络实时连接被帮扶学校课堂,将“精品课堂”同步传递给民办学校的学生们。其中,主讲教师以提高课堂效率、学科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重点,在配班教师辅助下开展课堂讲授、问答互动、作业布置、同考同批等教学工作。
此外,公民办学校开展各类线上教研活动,协助民办学校做好教学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强化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严格各类学科检测和考试工作要求,建立结对教学管理例会制度,定期研究、交流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日常教育管理、教学业务研究。为精准助力师生成长,公办学校各学科名师还将遴选精品微课、图书、课件、习题等资源,定期推送1000个以上精品资源给被帮扶学校,覆盖被帮扶学校师生。
整合资源 互学共研
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双提升
“公民办学校同上一堂课,让民办学生共享了公办优质师资资源,同时也为民办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源头活水。”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办学校名师和被帮扶学校教师组成在线教研共同体,开展直播教研、线上评课和协同备课,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学科教研活动、教学“七认真”检查等活动,促进民办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业务能力发展。
借助“云上教育”同城帮扶课堂,优质教育资源正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民办学校,带动民办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双提升,促进公民办学校教育“同步迈进”。
“‘云上教育’同城帮扶就像一座桥,民办学校学生不用走出学校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以六(1)班为例,数学第一单元测试中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提升了五个百分点,优秀率由原来的27.5%提升到现在的37.5%。”盛泽茅塔小学执行校长王军说,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成果都大有改观。他希望这种模式能继续推广,给孩子们带来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
接下来,吴江区将该教学模式逐步覆盖全区公民办学校,形成以公办优质中小学为引领,辐射民办学校的基本格局,进一步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融媒记者 贾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