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作为一个空间,它狭小而有限,但作为一方人生舞台,它又充满着无限的可能。20年前,一个青涩腼腆的小姑娘在忐忑中踏上了这个小小的讲台,那一刻,这个方寸之地便成为了她梦想起航的地方。20年后,当年的小姑娘成为了一所学校的领航人,教书育人已然成了她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事业。
从一名新手教师到吴江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中小学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再到苏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每一项荣誉都是她20年如一日扎根一线教学的收获,是她20年如一日不分昼夜的辛勤付出。她就是“吴江时代新人”李勤华。
初心:我要永远扎根在教学一线
“Good morning,class!”“Good morning,Miss Li!”见到李勤华的时候,她正在给四年级8班的学生们上英语课。课堂上,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Miss Li。不仅孩子们这样叫,连家长也唤她为Miss Li,这让李勤华格外开心和自豪:“相比李校长或者李老师,我更喜欢孩子们这样叫我,这让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格外舒心。”
对于李勤华来说,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现在的她是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校区的校长,同时她还是一名英语老师。李勤华的“双重身份”让她更加忙碌,很多人都劝她不要在一线上课了,李勤华斩钉截铁地说:“学生是我的根,教室是我的主战场。离了教学一线就好比鱼儿离开了水,只有进了教室我才踏实。”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李勤华的教学信念。采访中,她从办公室的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摞本子,这些都是学生们的英语作品。“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英语资源比较少,所以每过一段时间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提炼一个主题,让学生们先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再进行英语作文的写作,老师选出优秀作品做成英语小报,发放给学生。”低年级的创新微绘本,高年级的英语图“说”,李勤华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她自主开发的评价工具,这种形式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英语写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李勤华课堂上的“小妙招”可不止这些,一分钟英语主题演讲摆脱了“哑巴式”学习,自制的教学小工具让学习变得轻松而充满趣味。在同是英语老师的肖兰眼中,李勤华就像魔术师,总能变出许多新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这些新教师佩服不已。“学生们都很喜欢上李校长的课,她总是有很多小惊喜,比如她会自己做一些有趣的辅助教具,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我们也总能从她的课中汲取‘养分’。”肖兰说。
责任:我要和青年教师共成长
在李勤华的工作清单中,“传帮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她一直坚信,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和提升,能让受益的学生成倍增长,促使每一项教研成果的价值最大化。下午三点整,记者跟随李勤华来到了校图书馆,她将在这里召集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教学研讨,而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为了她每天的必修课。“哪怕每天再忙,我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和青年教师们在一起,听听他们在教学方面遇到的问题,分享一下教学经验等,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李勤华说。
近年来,由于入学人数逐年递增,更多的年轻人涌入了教育行业,这让李勤华在开心之余也有一丝担心。面对逐渐壮大的青年教师队伍,李勤华改变了以往一带一、点对点的传统模式,采用一人带一团、点对面的新模式,通过集体讨论、集体听课、集体研究等方式,让成果惠及更多的青年教师。
今年是肖兰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年,如今的她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上好一堂英语课。肖兰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前辈们的帮助,还有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会有各种课堂研究活动,上个学期李校长就听了我三节课,大到教学思路、授课内容,小到教具使用、资料收集,她都不厌其烦地帮我一次次打磨。”肖兰说。
李勤华告诉记者,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了英语评价和学习研究中心,学校依托这一平台每个月开展两次聚焦主题的大型研究活动,每位老师轮流上阵试上公开课,其余老师则走进课堂,融入学生,围绕“一主题、一工具、一量表、一反思、一报告、一案例”展开课堂研究。“每个老师都要带着一张观察的量表走进课堂,课程结束后不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要进行反思,然后完成一份课堂观察报告,经过大家讨论和梳理,最终每堂课都要形成一份案例。这种方式就是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全程参与进来,有所收获。”
不仅在校内,李勤华还在吴江、苏州等地通过讲座、公开课等形式,不遗余力地分享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尽己所能与青年教师们共成长。
使命:我要把教学作为一生的事业
教学生、带老师、做研究,李勤华一件都没有落下,她总是把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由于白天的时间都用于教学和行政工作,晚上的时间对于李勤华来说格外珍贵。“我把教学研究放在了晚上,每晚我都会把一天的心得写下来,有的是一些反思的小片段,有些是教学经验。”李勤华说,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素材对她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仅2019年她就在全国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
在李勤华看来,教学研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泥土的滋养。因此,她执着于课堂教学一线,钟情于可以付诸实践的教学研究,一线的经验让李勤华总能对教育的理解更加务实。从多维度英语阅读教学到低年级创新绘本阅读研究,从主题学习到核心素养的培养,李勤华始终不断地拓展延伸着小学英语教学领域的深度和宽度。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实践与研究,李勤华任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也更加坚定了她教学研究的努力方向。
在李勤华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这是她最近正在研究的新书。李勤华说,一项教学研究的完成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教学理念是要跟着时代脉搏不断前进的,现在我在研究的是‘评价驱动英语教学’,希望在课堂上用‘评价’这个法宝去撬动孩子们的学习。”
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李勤华总是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在她的无私帮扶下,已经有30余位青年教师成长为区级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成为了各校英语教学的行家里手。
“大开大合,有情有义”是李勤华从教20年来的教学理念和心得,也是她为了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三尺讲台,悠悠师心,前路漫漫,不负韶华,李勤华将在这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上继续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