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30日,由“金嘉吴宣”终身学习共同体主办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专题研修班在浙江湖州举行,来自上海金山,江苏吴江、江宁,浙江嘉善、海宁,安徽宣州“四地六方”的150名社区教育教师参与,吴江选派了21位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和专职教师参加此次培训班。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宏、上海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彭海虹、浙江德清县雷甸镇成人文化学校校长潘晓利应邀作专题报告。上海金山区社区学院院长毕玉龙就 “金嘉吴宣”终身学习共同体承担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作详细解读。
获评2018年浙江教育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教育报称之为“乡村振兴的群主”、浙江教育报称她为“乡村振兴的点灯人”,浙江德清县雷甸镇成人文化学校校长——潘晓利紧贴农村实际,建立286个工作微信群,将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落地、落细、落实。在研修班上,她结合自身工作作了题为《创新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的报告,介绍了雷甸镇成人文化学校的概况与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分享了成校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助推地方产业建设,亮相媒体宣传的经验,传递了“学习,让生活更美好;培训,让生活更精彩”的理念,演绎了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个生动案例。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宏作了题为《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从社区教育是教师的“新空间”、“教”师向“学”师转型、身在“师门”终究是“师”三方面,指导社区教育教师要在工作中提高专业素养,展现教学智慧,引领学习对象,他希望江浙沪皖四地六方组成的区域终身学习共同体能从师资上实现共建,课程上实现共享。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彭海虹以《激发内生动力 助力乡村振兴——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展望》为题,全面介绍了上海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情况,分析了上海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路径探索,交流了上海在“聚焦乡村振兴”建设中开展研究调查、服务教学对象、拓展教学载体、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培育品牌项目等多项举措和未来目标设计。
2020年,“金嘉吴宣”终身学习共同体联合南京江宁、浙江海宁共同申报了中国成人教育学会的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项目——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在此次研修班上,上海金山区社区学院院长毕玉龙解读了“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从共识、方案、进展、目标以及2021年工作安排等方面阐释了共同体项目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服务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和措施。
多年来,吴江社区教育通过学历提升、专技培训、专家指导等方式,不断培养农村各类专业人才,积极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汾湖高新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同里北联农业示范园区、震泽太湖雪蚕桑基地等被评为江苏省高水平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七都开弦弓村被评为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根据此次长三角区域终身学习共同体项目——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分工安排,今年吴江将以高素质农民培养和农村老年人智能手机普及为重点,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三农”,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