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25.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34.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22.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14.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18.jpg
区域要闻
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访“吴江时代新人”徐峰
来源:吴江日报 2021-09-07 10:10:53

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他就扛起了班主任的责任,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从站上方寸讲台的那一刻,他就把每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含辛茹苦、无私付出。


从教16年,他始终恪守“德”“诚”“品”“行”师德观,用责任和信念诠释“立德树人”的使命。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峰哥”。他就是“吴江时代新人”、八坼中学副校长徐峰。

做班主任成为守住教育初心的“清泉”

“用‘心’做教育,和孩子们一同成长,做一名研究型班主任。”这句话是徐峰的座右铭,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2006年8月的暑假,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青涩小伙儿迈入了八坼中学的校门。对于刚出校门,又进另一个校门的徐峰来说,彼时的一切都是懵懂的,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做好一名英语老师。可当新学期安排出来后,徐峰傻眼了,他除了担任英语教学之外,还需要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这让他开始发起愁来。

“班主任的责任很重,而我才刚毕业,比初中这些孩子也大不了多少,他们能听我的话吗?”许多的担心和疑虑在徐峰心中盘旋。忐忑中,徐峰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班主任工作。既然做了就要做好。之后,徐峰开始琢磨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班主任。“我不像老教师那样有经验,那我就多学习,向老教师学,向书本学。”徐峰说,那时他的月工资也就两千多元,但是每月花在订阅班主任相关杂志上的钱就占了一半,他开始像海绵吸水似的疯狂吸收新知识,这也让他渐渐有了方向。

“严师固然重要,但是我更希望能和学生们倾心相待。”徐峰告诉记者,当时八坼中学是需要住校的,如果能和学生们同吃同住,那岂不是事半功倍?于是徐峰主动申请了住校,白天他是严厉的老师,晚上则是暖心大哥哥。一个学期过去了,他成功地成为了孩子们口中的“峰哥”,孩子们也开始向他敞开心扉。

“当时,有个小女孩其他成绩都很好,就是数学不行,她很焦虑,经常找我。虽然我不是数学老师,但是能帮助她出些主意,经常给她加油鼓劲,后来她的数学成绩真的有所提升,最终考了一个很好的大学,出国深造了。”回忆起往事,徐峰很是感慨。

2013年,徐峰被调往吴江实验初级中学任教,同时兼任班主任,多年积累的经验让他很快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2020年,徐峰回到八坼中学担任副校长。走过的总会留下印记,当年那个他曾经帮助过的小女孩,因为“峰哥”的“回家”而专门在八坼中学设立了校友奖学金。他的“孩子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年徐峰教给他们的理念“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做班主任是我守住教育初心的‘清泉’,我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给孩子们带去一丝温暖和阳光。”16年来,徐峰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由于工作突出,徐峰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中学班主任之星、2018年省级优秀班主任提名奖、吴江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德育导师等荣誉。

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

“我们的徐老师上课很幽默,很有趣,他能把复杂的语法知识点编织成笑话让我们记住。”这是徐峰的学生对他的评价。从简单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徐峰的英语教学课堂就像他的个性一样,不但鲜活,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到了不惑之年,我越发感觉到,做教师,特别是优秀的教师,都要有这样的信念,那就是‘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徐峰坚信,教育要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唯有此,才能征服学生的“心”。

为了征服孩子们的“心”,徐峰可没少下功夫。在他看来,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早已不适合当下的教育模式,而现在的中国式教育应该不仅给予孩子“鱼”,更应该给予孩子“渔”。“我们重视孩子拥有多少知识,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让孩子有怎样拥有更多知识的能力。”徐峰说。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徐峰在英语教学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理念——研学后教,这是一种提升“学习力”的教育方式。课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解决问题,课后运用拓展来进行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全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目前吴江正在推广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制定‘研学案’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研学的内容,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徐峰说。

在研学后教的基础上,徐峰还特别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在他看来,语言只是一门工具,学生需要学的远不止书本上的内容。课堂上,徐峰会根据每节课的主题,加入一些国外的文化、地理、风俗等课外知识,不仅增加了知识点,而且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这样的方式赢得了一致好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徐峰始终认为身教胜于言传,他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之前在八坼中学任教期间,为了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徐峰和学生们做了一个约定:只要大家能在规定时间到校,那他一定会更早到。“我那时候还得从吴江赶到八坼,很不方便,每天得5点起床,6点30分才能准时到校。”徐峰告诉记者,他的做法让学生们震惊,自那以后,再也没人迟到过。而他自己也养成了6点30分到校的习惯,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从此他有了一个外号叫“630班主任”。

与此同时,徐峰也十分注重个人专业的提升,先后获得吴江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吴江区德育学科带头人、吴江区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等十几项荣誉称号。

希望能帮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

“教师的职业生涯其实很短暂,你想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徐峰说。

而徐峰就是一个“狠”人。从教至今,徐峰获得的证书就放了满满一抽屉。他曾多次参加省市级评优课,并获得优异成绩;在教育科研上,他真正将科研做到了“课堂”上,4次获得中考优良证书;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6篇;主持江苏省级重点教育规划课题2项……

采访中,“抱团发展”这个词被徐峰多次提及。他告诉记者,教师这个行业是需要接续发展的,一个人好不是真的好,只有整个教师队伍好了,才能辐射到更多的学生。“我从进入教师队伍的第一年就当班主任了,这一路很辛苦,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我想把我的经验分享给青年教师们,让他们能快速成长。”

2017年,徐峰把想法付诸于实践,成立了吴江首批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之一,吸纳了全区11位青年班主任教师。这几年,他和工作室的伙伴们快乐地奔跑在研究型班主任之路上,一同经历,一同成长。目前,工作室成员中有苏州市德育带头人1人,区级德育能手2人,区级德育新秀5人,省、市级优秀班主任3人。

作为吴江区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徐峰还肩负起师徒结对和帮带工作。一有空他就到徒弟班级听课,自己的课堂也随时向徒弟敞开,徒弟要上公开课,他就和徒弟一起一次次磨课、试教、指导,把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是徒弟心目中暖心的“好师傅”。

2020年,徐峰从吴江实验初级中学调回八坼中学当副校长,熟悉的校园环境和同事们让他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回来第一感觉是熟悉,第二感觉是城乡学校之间还是存在差距,比如八坼中学的老师都很优秀,但是还没有‘团体作战’的意识。”徐峰说,他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发问卷调查,了解每个老师对自身专业的发展规划和方向,从而给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同时,他还在八坼中学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联盟,每月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大家互相分享经验、探讨问题,以点带面,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