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25.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34.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22.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14.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18.jpg
区域要闻
第十四届“吴风越韵”读写节“普通话、吴江方言、英语口语”比赛顺利结束
2021-11-26 09:29:24


“学党史,诵经典,展风采”吴江区第十四届“吴风越韵”读写节“普通话、吴江方言、英语口语”决赛在11月11日至12日在吴江中专举行。经过紧张比赛思贤实验小学、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汾湖高级中学、吴江中等专业学校分获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中职中技组特等奖。 

吴江区第十四届“吴风越韵”读写节“普通话、吴江方言、英语口语”比赛(简称“三话”比赛)的主题是“学党史,诵经典,展风采”,要求学生通过用普通话诵读红色经典,歌颂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用吴江方言讲述吴江迈入新时代,取得新成就,用英语向世界讲述吴江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表演结束还安排了一个选手与评委互动环节,比赛充分展示我区广大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发出“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根据苏州市语委办的统一要求,本届比赛先后组织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的比赛。从9月推普周开始的剧本创作,到10月拍摄提交视频,再到11月的现场决赛,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参与了本届“三话”比赛。 

初赛阶段,组委会共收到各类学校创作的“三话”剧本74篇,其中小学组剧本45篇,初中组剧本20篇,高中组剧本6篇,中职中技组剧本3篇。经专家组评审,53所学校的剧本通过审核,并按要求录制成视频参加复赛角逐,最终遴选出30个作品进入决赛。 

“三话”比赛为语言类比赛,以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法,普通话、吴江方言、英语口语在整个节目中的占比要尽可能做到平衡,主要选手在剧中要会讲“普通话、吴江方言、英语”三种话。通过学生的表演,生动展示了革命先烈张应春,吴江先贤王锡阐、陈去病、王绍鳌,为建设强大的新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吴江名人费孝通、程开甲,以及在吴江这片热土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普通人奋斗的身影,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吴江人民的幸福生活。 

随着多年坚持不懈地举办“三话”比赛,我区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普通话经典诵读、吴江方言的传承和英语口语的训练,从9月推普周的发动到10月拍摄视频参赛再到11月的现场决赛,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参与了本届“三话”比赛,节目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日常基本工作,普通话经典诵读强项的地位依然稳固;相对薄弱的吴江方言也有很大进步,在节目中的占比普遍提高;英语是中小学的主课之一,“三话”比赛比的是英语口语,仍然呈现城区学校强、乡镇学校薄弱的特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普通话,面向全国,讲好英语,走向世界,讲好吴江话,传承地方文化”,通过组织“三话”比赛,宣传党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我们的初心始终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