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吴江区卓越校长创新培育计划项目”小学第一组入校实地指导活动在绸都小学举行,原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校长王淑清、山东文华教育集团教育研究院院长姜言邦及北师大项目组的部分成员参与活动。
上午,专家与学员一行观看了绸都小学宣传视频,感受浓浓的校园文化,并在沈建刚校长带领下参观了校园环境。接着,学校泥塑社团和机器人社团展示了该校社团的发展过程和丰硕成果,得到了专家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沈建刚介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作了题为《向美而生·精神立校》的工作汇报。报告重点围绕“精神引领,主辅并进”的特色文化、“崇德尚美,健康成长”的德育工作、“兴趣相伴,全面发展”的课程建设等方面展示与汇报。在听取汇报后,王淑清表示,绸都小学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立德树人着实有效。从教师和学生点滴温暖的行为中,看到了绸都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绸都小学精彩的社团活动和优良的教学质量中,感受到了绸小的内涵与底蕴。姜言邦则从“办学灵魂”“适合路径”这两个落脚点出发,鼓励绸都小学的教师们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为乡村教育贡献“绸都智慧”“吴江力量”。
下午的活动首先由学员逐一汇报个人发展与规划。学员们从工作历程、自身优势、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并向导师们汇报了今后的目标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汇报后,专家们给予具体指导。姜言邦从奋斗才是成功者的角度出发,提出计划与目标之间的路是要靠努力插上旗帜来实现。王淑清从回归“我”的角度出发,启发学员思考,“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我”要成为怎样的人,进而充分挖掘展示自身优势,启动“自身成长系统”。
随后,小学组第一组成员就学校的共性问题向在座专家请教,包括学生的行为养成如何能规范落实到位、学校教研活动如何高效精彩等。专家们通过大量的案列和方案答疑解惑,通过剖析驻点学校的规划,明确了学校的定位、定标。要和老师成为同成长的建设者,评价结合教给孩子行为习惯,唤醒教师内驱力发展,让每位老师找到就近发展点,启动自我成长系统。活动让学员们收获满满,受益匪浅,一致表示明确要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寻找简单、高效、优秀、精彩的成长路径,成长为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