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25.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34.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22.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14.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18.jpg
学校动态
区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同里实验小学举行
来源: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2021-10-09 18:43:58

10月9日,李新名师工作室联合区教研室在同里实验小学举办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省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新、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凌建青以及全体工作室成员、省教研课题《区域推进“序进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组全体成员、全区各校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本次活动也邀请了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黄为良老师开设线上视频讲座。

在第一会场,思贤实验小学的朱冬梅老师开设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朱老师注重教材的解读,用思维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三次改编例题,引导学生举三反一,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度。金家坝学校的徐秋菊老师开设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徐老师从猜图形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次操作活动贯穿整节课,用不同的素材丰富学生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的魅力。

两节精彩的课后,教研员及听课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答疑和追问。凌建青认为,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要更好地整合教学环节,大胆放手,用不同的素材让学生不断尝试,在试错的过程中总结方法。教师要善于精简语言,少用对学习的评价,多用为了学习的评价。

在第二会场,同里实验小学的吕向萍老师执教四年级《观察物体》一课。吕老师从二年级的一道例题着手,让学生复习观察的方法,唤醒学生旧知。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投票箱,让学生在操作与思考的过程中,总结归纳观察的方法。在练习巩固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习题,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鲈乡实验小学的董利红老师执教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董老师从解决只有一个未知量的数学问题出发,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整理数量关系,通过多样的解题方式,在对比中深化学生对假设策略的体会。此外,在教学中董老师注重检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研讨环节,听课老师针对两节公开课提出相关的思考与困惑。李新校长为参会老师解答疑惑的同时,也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李校长认为《观察物体》一课,达成了掌握观察方法、培养空间观念、积累学习经验三个目标,学生操作充分且到位。《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董老师顺应学生思维规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探究,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两个会场研讨结束后,黄为良老师作线上视频讲座《基于内容本质 提升课堂品质》。黄为良老师指出引领学生不断形成一些有深度、有个性的思考,是衡量数学课堂品质的重要指标。要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最关键在于教师的问题引领。好的问题要直击内容本质,指向基本原理、基本关系、基本思路,并由此给学生带来相应的启示。他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建立基本的理解、了解更多的背景、关注后续的影响、教学展开的策略四个方面分享了如何抓住课堂教学的本质,给老师们带来了莫大的启发与帮助。

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交流与提升的平台,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相信每个人都能有收获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