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吴江区教科研协作区(小学4区)主题研讨活动在吴江区七都小学举行。参加活动的有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余家友、吴江区教科协作区兼职教科员李建华、施乐旺老师和协作区九所学校的教科骨干。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指向学科实践的教学变革”这一主题进行。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是课堂教学展示,七都小学的两位年轻骨干教师沈丽燕、汤芳老师分别执教“‘溇港文化’情景体验课程的校本研究”研讨课, 课堂教学结束后,评课环节,大家一致认为这两堂课充分依托“溇港文化”精髓,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设生动情景,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驱动学生深入实践、探索和发现,活化“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共同体,真正发挥“课题进课堂、课题显引领”的作用。
“课题进课堂”情况交流环节,各学校都结合自己学校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两位协作区兼职教科员根据大家的发言做了总结,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经过交流,大家都深刻认识到课题研究首先要来自教学实践,要有针对性,老师的课题研究更要沉到教学实践中,让研究真实发生,促进科研能力与学生素养协同发展。
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余家友带来了了《基于学科实践的教学变革》讲座,余主任结合近两年优质课教学反思情况提出了“困境.出路”,在“突围.筑路”中让大家明白学科实践要将知识情景化、学习实践化,是一个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的过程。“科研.行路”更引发大家的深度思考,我们的课程与人之间究竟有多远?实现“教学内容有趣”、“教学内容有用”、“教学内容有意义”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活动期间,与会学校都展示了《吴江区第九批双学年课题管理手册》,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对手册的规范填写、管理,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叶建珍副校长强调做教育研究必须在现场,走进课程,走进教学,走向研究,走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