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进一步深化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深度践行课程游戏化理念,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领航与辐射效能,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1月3日,吴江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专家指导(第三组)的第六次活动在吴江区平望幼儿园举行。幼教专家张春霞教授及组内15所幼儿园的业务园长、骨干教师70余人齐聚平幼,以研促思,开启了一场深度学习交流之旅,旨在共探观察记录中“回应”的新路径。
活动伊始,平望幼儿园王惠芬副园长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了前期区域观察文本资料整理的进展情况,并对本次活动的聚焦点及流程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接着,张春霞教授以《日常教育活动中的观察——观察是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能力》为主题,围绕观察中的回应,深度选取了几份极具代表性的观察案例,生动直观地提炼出五条具有针对性、实操性、专业性的观察记录关键路径,包括“提示提问和建议,推进游戏发展(语言)”“投放材料,推动游戏情节发展(材料)”“丰富表象和经验,让游戏持续进行(表象经验)”“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引导支持(参与其中)”“渗透到日常的帮助支持引导(日常渗透)”。这些路径宛如五把精准的钥匙,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洞悉幼儿游戏行为、挖掘教育契机的大门。
经过短暂而高效的研习,各园教师结合《指南》《创造性课程》等专业工具书,从“五大路径”着手,对各园前期观察记录样本中的“回应”进行了再解读、再研讨和再修改。随后,各园代表分别选取了科发区游戏《分辨鸡蛋的熟与生》、美工区游戏《我的妈妈》、建构区游戏《搭建红梨公园》等观察实例进行实操分享,从修改前的问题,到修改后的策略,代表们的分享不仅呈现了本次活动前后教师对于“回应”的认知刷新,也深刻体现了新路径指导下“回应”的策略转变。
张春霞教授仔细倾听了各园修改后的案例分享,一方面肯定了大家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针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剖析,提出了下一步操作的思路。她建议要把握区域游戏中的共性问题、无法一次性解决的问题、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等,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延伸策略,让“回应与支持”走向活动的更深处,也走向幼儿经验的更远处。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本次专家引领活动,帮助教师们深化了对观察记录中的“回应”的认知,为游戏后的精准支持锚定了方向,同时也再次助推教师们在观察、分析方面的能力提升。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校将继续解码游戏中的观察、分析与回应,不断深入探索与实践,以匠人之心循迹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