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吴江中等专业学校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学生。他是来自浙江省嘉善县的新生王庆威,幸运地成为了一体化示范区实施跨省域中职统一招生政策的首批异地入学学生之一。“吴江的中职校有我心仪的专业,但嘉善没有,跨区域招生让我在这里读上了喜欢的专业。”王庆威激动地说。
像王庆威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都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后的第一批受惠者。
8月1日和8月11日,长三角一体化项目招生现场活动在吴江中专进行,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多所中职学校的多个专业面向吴江开放招生,吸引了众多考生和家长前来咨询。“三地的中职学校拿出了415个跨区域招生指标,目前首批招录已经完成,共有37名学生实现了异地入学,其中青浦22人、吴江2人、嘉善13人,招生计划完成率8.91%。”区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科科长吴高富介绍,示范区内7所职业学校(青浦3所、吴江2所、嘉善2所)都拿出优势专业实施一体化招生,包括五年一贯制大专、“3+2”“3+3”中高职贯通培养、中专专业等,打破户籍限制,学籍管理实施“籍随人走,学分互认,毕业互通”,为三地初中毕业生升学提供更多更优的选择。
受疫情和各地中考时间差异的影响,今年跨区域中职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太理想,但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吴高富信心满满:“如此利好的政策肯定会受到认同,我相信明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优先安排招生、提高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比例等措施,招生率一定能有所提升。”他告诉记者,职教一体化就是要打破“两区一县”的行政壁垒,让跨省域学生在专业选择、工作就业等方面共享优势教育资源,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
“让吴江的学生可以到青浦就读物流专业,让嘉善的学生可以到吴江来就读电梯专业,这就是推动示范区职教一体化的意义所在,它可以让青吴嘉三地的学生选择更高质量的专业,拥有更好的就学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吴江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陈海看来,统一招生录取只是职教一体化迈出的第一步,如何借助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强化三地教育资源共享,才是学校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陈海表示,职教一体化将被吴江中等专业学校纳入“十四五”规划。下一步,示范区内各中职学校会进行整体联动和互通,鼓励教师在学校之间进行系统交流,根据历年招生情况、产业趋势、行业特点和重点企业,确定各校着力打造的优势特色专业、保留专业和弱化调整的专业,逐步实现示范区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统一设置,减少专业重复设置和对应产业出现专业空白的现象。
据悉,目前,吴江2所中职学校的专业都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吴江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在机电技术、计算机网络、旅游等方面进行强化,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在丝绸、纺织等方面进行强化。
“职教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未来三到五年,示范区内将要打造产业规划与教育规划全面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全面对接、学校发展与企业成长全面对接、人才培育与区域发展全面对接的职教资源共享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验实训、科研攻关、项目孵化、培训服务等一体化发展。”吴高富表示。